由杨丽萍担任总导演的原创史诗舞台剧《荆楚映象》刚刚在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献演,昨晚,她又带着经典之作——2022版舞剧《孔雀》亮相北外滩友邦大剧院。以孔雀之姿,为沪上观众讲述一个关于自然、生命、成长、人性与爱的故事。在这版《孔雀》中,杨丽萍坦言最喜欢“时间”和“神明”这两个角色。“时间”是客观的,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分秒;而“神明”是主观的,是每个人内心最坚定的支撑。她说:“这两个角色升华了舞剧《孔雀》的精神内核,也让观众对于‘孔雀之美’有更深刻的感知。”
《孔雀》改编自杨丽萍自编自导的成名作《雀之灵》,以2022年为时间节点,分为新、旧两个版本。新版《孔雀》以“春”“夏”“秋”“冬”四季作为叙事脉络,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,用舞台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,向观众传递着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。
昨晚首演前,杨丽萍率演员乔月禹、王思龙、马垣涵、范景玥、虾嘎提前亮相。被问及2022版舞剧《孔雀》最大特色,她直言是“充满青春气息”。“2022版中大部分都是00后的演员。年轻人意味着蓬勃的生命力,让更多的年轻舞者担任主演,在舞台上发掘他们的能量,也是用生命的轮回演绎一种精神的传承。”
在上海站演出中饰演“女孔雀”的演员乔月禹,刚于今年上半年达成个人演出100场的成就。当被问及演出100场之后个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,她表示:“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心态。一开始表演孔雀时,关注的是自己的技巧,而100场之后,更关注自己在舞台上的心境。《孔雀》于我而言,不仅提高了舞技,还有自己的内心。”
“时间”是个抽象的词,要用舞蹈来演绎,需要客观形象和主观情感的高度融合。剧中饰演“时间”的范景玥说:“表演最大的难点并不是动作设计,而是自己内心的转变。”如何在两个小时之内一直成为“时间”?如何让观众在舞蹈中看见时间的流逝,并在最后成为“时间”?每场演出都是一次考验。无独有偶,饰演“神明”的虾嘎,也始终秉持着真挚和诚恳的理念去创作。早在2012年时,就出演“神明”一角的他,在这部剧中已度过12个春秋,在他眼中,《孔雀》是一部充满爱的作品:“爱的力量一定比悲伤强大!”
此外,“男孔雀”扮演者王思龙与“乌鸦”扮演者马垣涵也分享了各自对角色的理解。在王思龙看来,“男孔雀”代表着雄性的力量,“他所表现出的奉献与牺牲精神难能可贵。”而唯一反派角色“乌鸦”,则等到了马垣涵为其“正名”。他说:“乌鸦之所以叫乌鸦,因为在人们传统印象里,这种鸟的羽毛都是黑色的,他们乌压压飞过天空。但若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,在阳光的照射下,乌鸦的羽毛其实是彩色的。”他认为,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“乌鸦”,有欲望去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,同时也有不同的生命色彩。
互动环节,乔月禹还亲自示范了孔雀舞中的代表性手势,并带领在场观众一同学习。随着她的引导,现场气氛热烈,观众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孔雀舞独特的文化魅力,也能从中体会到杨丽萍孔雀舞的艺术造诣,感悟到舞剧《孔雀》背后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精髓。
现场,上海虹口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秦体记表示,北外滩友邦大剧院自开业之初,便致力于引进国内外优秀演出资源,为沪上观众献上一场场艺术盛宴的同时,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,让市民“足不出沪”直达全球艺术前沿!在2022版舞剧《孔雀》之后,美国保罗泰勒现代舞团将重磅接档,上演极具张力的《生命之舞》。
(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)
马垣涵杨丽萍乔月禹孔雀王思龙发布于:上海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